(孟憲玉報導)
國發基金自成立以來,不論是績效或是內部管理,都是外界關注焦點,日前因如興因財務危機,繳不出財報,導致股票暫停交易,國發基金帳上虧損10餘億元。翻開國發基金投資的事業,發現其中一家生技產業三顧公司今 (112 )年Q1每股就虧損0.37元,等同去年一整年的虧損金額,國發基金根本就成為「冤大頭」,不停再做賠本生意。
國發基金為我國推動產業投資的主要平台,根據國家發展基金112年第1季業務季報指出,截至112年3月底,投資組合中重要新興事業計 68 家,其中包含了三顧及樂迦再生科技這兩家生技公司。翻開這兩家公司第1季財報發現,三顧公司今年Q1營收3.75億,成本3.48億,扣除掉其他的支出,虧損5仟多萬,每股虧損0.37元。而樂伽再生今年的營收居然為零,第1季虧損達2仟多萬,每股虧損0.11元。可見這兩家公司營運績效不佳,讓國發基金做了賠本生意,也不禁令人擔心
具風傳媒6/27日報導–一位自稱有投資三顧的J先生,J先生表示,陳男其實並沒有那麼厲害,因為陳男經常出席國發基金、經濟部的活動,在活動中政黨人士合照,就稱自己跟對方很熟。
J先生還提到,當初對台灣生技產業有一股熱誠因而投資三顧,但陳男往往都用空頭的技術口號稱自己多厲害,但要請陳男說出技術是如何研發,是否有跟某某單位合作,或者是取得某某公司的訂單都說不出,試問這樣的公司真的能賺錢嗎?
對於林朝鑫及的J先生說法,記者致電陳宗基後尚未取得相關回應,而三顧公司在6月28日即將招開股東常會,屆時三顧的營運績效,是否能對包含國發基金在內的廣大投資人交帶的過去即見分曉。
媒體報導國發基金投資生技公司失利成冤大頭,國發基金對媒體表示,國發基金依產業創新條例設置,投資目的在於加速產業創新加值,促進經濟轉型及國家發展。生技產業因研發耗時較長,需要長期穩定資金來源,國發基金近年來積極投資於生技產業,以協助促進國內生技產業發展。兩家公司目前股價皆高於國發基金投資成本,國發基金並未有投資失利情事發生。
圖:國發會主委龔明鑫。(圖片來源:國發會)